王某,男,28岁,车祸导致右胫腓骨骨折,右小腿肿胀皮纹消失、末梢血运好、足背动脉可触及,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外,给予病人抬高患肢。病人患肢抬高2小时后,因腿部不适将垫枕去掉,给予解释后将患肢再次抬高。 四肢损伤是骨科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四肢骨折或术后,由于创伤性出血、血液循环障碍和反应性炎症而导致肢体肿胀。 患肢水肿严重影响损伤的修复,使病程延长。如不及时处理和控制,将造成组织相对缺氧,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并有相应关节骨质的改变,导致不可逆的残疾。 一般创伤性出血和反应性炎症引起的肢体肿胀高峰期是伤后或手术后3~7 d。 患肢抬高是临床上减轻肿胀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当抬高患肢有利于肢体静脉和淋巴回流,可消除水肿,减轻疼痛,避免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抬高患肢看似简单,也有它值得关注的护理要点。 1. 患肢抬高的高度 患肢抬高的高度根据病情及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以及治疗目的而定。 一般肢体轻度肿胀者用枕头垫起,肿胀明显者用布朗氏架抬高。 组织挫伤、严重血液循环差者,肿胀肢体一般与心脏平齐。对上肢轻度肿胀者,肢体垫起高于头位,重者用输液架悬吊。 2. 患肢抬高后的位置 骨折后肢体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病人休息时习惯于将肢体置于最舒适的位置,但往往不符合功能位置。只有将关节处于功能位置才可以发挥关节的最大功效。 护理中应尽量纠正病人的错误姿势,指导病人如何将患肢保持正确的功能位置,并提供相应设施。 3. 患肢抬高后的监测 患肢抬高后要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状况、患肢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患肢抬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包扎过紧 抬高患肢时,要密切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发现肢体肿胀、发绀、麻木、剧痛、皮温下降等,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由于包扎过紧致患肢水肿,给予放松绷带,观察效果情况。 (2)体位不当 部分病人抬高患肢的同时也将床头抬高,不利于患肢肿胀消退,取平卧位并将患肢抬高为最佳体位。 (3)疼痛 疼痛可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引起血管痉挛。由于患肢持续疼痛,使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可使静脉受压、回流受阻,从而水肿加剧。 密切关注病人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固定物的影响 如患肢夹板或石膏、支具固定,观察小夹板、石膏绷带等固定物对患肢的影响。 根据病情抬高患肢,尽量使患肢舒适,避免悬空,同时严密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有发胀、发凉、青紫、麻木者,应及时松解减压。 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功能练习,并利用未固定关节抬高和运动患肢,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愈合。 对牵引者抬高患肢时,要保持纵轴与牵引方向一致,同时加强皮牵引皮肤和骨牵引针孔的护理。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本文网址:https://tlxzxyy.com/show/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