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中心医院电诊科成立于1979年,是集诊断、教学、医共体远程会诊、健康体检等多项业务的综合性科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专业的人才梯队,现有医护人员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7人。
科室开展了心电工作站(常规心电图、频谱心电图、向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脑电形图、颅内多普勒血流图和肌电图。承担全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远程会诊、健康体检的工作。
电诊科的主要诊疗内容:
1. 动态心电图用途广泛:①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所致各种心律失常的检测;②心肌缺血的诊断;③评价可能与心脏有关的各种症状(如晕厥、黑朦、心动过缓等);④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评价;⑤起搏器功能的评价;⑥心肌梗塞病人的随访等。
2.心电工作站及心电图的优点:①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②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③对房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帮助;④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心电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危重病人的抢救以及航天、体育等领域。
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适应症
①医院内测得血压高,在家中测血压正常者;②新近发现的高血压;③高血压易患人群(如平时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④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⑤经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⑥有晕厥史或位置性低血压者最好与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同时进行检查;⑦临床上指导降压药的应用、评估药物的作用、判断高血压的预后等。
4.脑电图、脑地形图可用于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在诊断脑炎、肿瘤、头外伤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脑超对脑血管闭塞、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等疾病起到诊断和鉴别观察的重要作用。
6.肌电图室所含诊疗的内容为:
神经传导检查(NCS)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EMG)是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以及通过电刺激来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一种方法。
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①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
检测内容:SCV、MCV、SNAP波幅、面积和时限;MCV:末端潜伏期、波幅、面积和时限。电位波形,是否有波形离散。
结果判断和意义:(1)轴索损害(2)脱髓鞘病变
②EMG
检测内容:肌肉
结果判断和意义 明确神经源性损害(轴索损害)和肌源性损害;损害的范围和节段;提示病变活动的情况和神经再生的情况
③F波
检测内容:尺神经
结果判断和意义 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当刺激点远端正常时,F波异常可以提示神经根、神经丛、近端运动神经的病变。
F波出现率下降,是脱髓鞘病变最早的表现,AIDP和CIDP等神经根神经病的诊断,颈椎病、腰椎病神经根病变的辅助诊断。
④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检测参数:低频RNS(刺激频率£5Hz)和高频RNS(刺激频率>5Hz)。
结果判断和意义 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病变的诊断,鉴别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病变。
⑤H反射:
结果判断和意义 反映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路的病变,有助于发现反射弧近端的病变。如S1神经根病变的诊断,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也表现为异常。
综上所述,电诊科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性的特点,可多次重复检查,并且图像清晰、功能完善、诊断准确,为临床提供全面的诊断依据。
主任:丁桂菊 13188660100